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2017考研奋进群:

第三节 剩余价值理论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所有权

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关系

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②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与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有,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价值的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它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试题示例】

(20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三、 剩余价值生产

1.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两重性

①生产物质资料(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

①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②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部归资本家所有。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①要劳动,在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V。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②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资本

含义

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本质

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分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含义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特点

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

含义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特点

①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②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②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

用公式表示: m'= m/v。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要劳动时间。

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①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产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②“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源泉。

【试题示例】

(201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2016)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 B.50% C.100% D.200%

(2013)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

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3.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内涵

是指在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方法

①延长劳动时间。

②提工人劳动强度。

方法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内涵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方法

缩短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实现。

超额剩余价值

内涵

是指企业由于提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形成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后果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四、 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含义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实质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含义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源泉

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

含义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源泉

剩余价值。

规模

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②劳动生产率的低。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后果

①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②资本有机构成提,形成相对过剩人口,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

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制度的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然利。

【试题示例】

(2012)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

B.生产社会化的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3.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

从自然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试题示例】

(201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职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

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4.相对过剩人口

含义

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成因

资本家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资本有机构成提,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试题示例】

(2015)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积累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五、 资本运行

1.个别资本运动

(1)资本循环

含义

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内容

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三种职能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职能作用

购买阶段: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

售卖阶段: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条件

①空间上并存。

②时间上继起。

(2)资本周转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含义

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

影响快慢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区分依据

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区分。

固定资本

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它们的价值则按每次生产过程中它们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渐周转回来。

流动资本

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它们的价值随之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部收回。

2.社会资本运动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有,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理论前提

在价值形态上,叫社会总价值,包括c+v+m。

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I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顺利进行条件

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试题示例】

(2014)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 C.实物补偿 D.增殖补偿

3.经济危机

本质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抽象可能性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①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②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

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涨。

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的更新。

【试题示例】

(2011)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2017考研奋进群: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

D.强调ZF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2016)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D.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六、 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表现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模糊了工人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资新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的幅度还是较小的。

只要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试题示例】

(201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部劳动的报酬

2.平均利润的形成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转化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利润与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表明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转化

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为了得到尽可能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表明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转化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表明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七、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意义

①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然性。

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③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核心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原文链接:https://www.dyfan.vip/10978.html,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